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袋189元,网红零食奶酪棒收割了谁的“智商税”?

新消费美学 2021-11-03 16:28:28

当人们还在震惊“天价雪糕”之余,在众多电梯广告当中霸屏的奶酪棒也卖出了惊人的价格。


奶酪被称之为“奶黄金”,其中钙和蛋白质的营养成分含量能够达到鲜牛奶的7倍以上,因此很多跟奶酪有关的东西都会受到家长们的青睐,奶酪棒就是其中之一。


微信图片_20211103163016.jpg


作为儿童零食,市面上的多数奶酪棒价格并不便宜,稍微有知名度的品牌动辄都能达到5元一只。


不少网友调侃道:“小时候2毛钱的雪糕都能开心一下午,现在5块钱的零食一口就没了。”那么,为什么奶酪棒能够卖出如此离谱的价格呢?


仔细听奶酪棒那简单但极具诱惑力的广告语,例如“奶酪棒,奶酪棒,健康又营养,陪伴我成长。”“小奶酪、大营养,小小光明奶酪棒。”


从这些广告语当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其中充斥了能够让众多80和90后年轻父母产生焦虑的词汇,其中还有“补钙、增高”的意思。


当下整个儿童零食市场当中,但凡是能够和长高及补钙联系在一起的生意总是有很多人前仆后继。


毕竟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最焦虑的两件事情:首先是孩子学习好不好,其次就是孩子的身体健康;身高也是不断内卷的大比拼,现在极受追捧的奶酪棒就是有力证明。


微信图片_20211103163020.jpg


靠着在国内“贩卖焦虑”去赚钱的模式已经被无数的商家反复验证过,于是进一步“收割”家长的韭菜就成了某些商家赚钱的背后逻辑。


作为最近几年在家长圈风靡一时的乳制品,奶酪棒顺利登上了儿童零食的C位,成为儿童零食赛道当中家长争相购买的“高端”产品。也正是在这种风潮的影响下,奶酪棒站上风口、价格也水涨船高。



01
夜以继日“加班”的代工厂


早在距离双11还有几个月的时候,奶酪棒的代工厂就已经开始为双11的生产进行排期了。


大概两年前该工厂开始生产奶酪棒,而此后订单接到手发软,在这家代工厂的客户名单当中我们能够找到超市货架上常见的奶酪棒品牌。


有相关人士介绍:“开始进入排期的这家品牌主要做线上渠道,今年双11总共下了10万箱的订单,但实际上去年这个品牌都还没有出现呢。”


这家来自山东的代工厂之前主要生产和牛奶相关的制品,而最近两年奶酪棒的订单越来越多,工厂的生产线也不断增加,甚至要求客户自带生产线,足可见其订单的火爆程度。


微信图片_20211103163023.jpg


除了市场当中的几个头部品牌,很多奶酪棒品牌都在这里进行过代工,巅峰时期合作的品牌超过40个。


目前来说,在国内奶酪并不是一个大众化的消费品类,虽然是乳制品并且营养价值很高,但对国人来说一直都有一种吃不习惯的味道。


变成一种像“棒棒糖和雪糕形式”的奶酪棒则有明显的不同,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儿童零食正在逐渐撑起一个百亿市场。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的儿童零食约有6000亿的市场容量,而哪怕仅仅只是健康零食的市场都有近千亿规模。


尤其是后疫情之时代,奶酪棒已成为乳制品中增速最快的品类,利润率达到了50%。这使得传统乳业巨头如伊利、蒙牛争相入局,零食品牌如良品铺子等也都加入到这一赛道当中。


在线下超市当中,一年前甚至奶酪棒都还没有专门的货架进行分类,但现在已经能够“独占”一面墙。


微信图片_20211103163025.jpg


说起这个行业到底有多火?甚至永辉超市都有相关的产品,甚至还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在永辉超市的渠道内,奶酪产品过去一年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40%。


今年下半年,有业内人士披露数据显示在2015年之前国内奶酪市场规模还不到5亿元,而最近两年因为市场规模的飙升,到去年底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88亿元。


事实上也并不是国内消费者适应了日常食用奶酪,背后的原因是奶酪棒以一己之力助推了这条赛道的高速增长。


2019年中国进口奶酪11.49万吨,2020年是12.93万吨,到了2021年5月份,进口量就达到了8.27万吨,同比增长66%。如此高速增长,显然跟当下奶酪棒的爆发有很大关系。



02
线上线下齐发力,

月销轻松破万袋


在目前的各大电商平台都可以发现,138元可以购买50个的妙可蓝多奶酪棒和189元75个的百吉福奶酪棒月销量都轻松突破3万袋,按照平均价格来算一只在3元左右,高端产品更是一口下去5块钱。


微信图片_20211103163028.jpg


除了这两个头部品牌之外,像伊利、妙飞等品牌的奶酪棒月销量也轻松突破1万袋。


不仅如此,线下市场的奶酪棒销售也同样火爆。超市当中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奶酪棒早就已经从酸奶区域脱离出来“自立门户”了,远远就能够看见各种各样的奶酪棒产品挤满了专门的货架。


微信图片_20211103163031.jpg


在奶酪专区不仅奶酪棒的品牌有很多,各种品牌的包装更是五花八门。基本上每一个品牌的包装都印上了最近几年孩子最喜欢的卡通人物。


例如妙可蓝多的“汪汪队立大功”系列,妙飞的“超级飞侠”系列,有些品牌的包装甚至直接做成了塑料玩具,把奶酪棒装在“奶牛的肚子”里。


目前来看,奶酪棒的受众绝大多数都是儿童群体,很多小朋友在超市当中只要看到卡通形状的奶酪棒就根本走不动路了。


比起像酸奶或者牛奶之类的乳制品,超市当中的奶酪棒不仅非常吸引眼球而且价格昂贵,以某品牌5只装的奶酪棒为例,定价普遍都能够达到20元左右。


有超市导购员介绍:“随着众多品牌的涌入,奶酪棒专区基本上每天都会进行促销活动。恩泽宝9.9元一袋,吉士汀买一送一,百吉福推出25支玩具装赠送一套积木……”


微信图片_20211103163033.jpg



03
业内佼佼者发展迅猛,
速成“乳界新星”


作为当下奶酪棒市场的超级新星,妙可蓝多的前身其实是吉林的一家液态乳企:广泽乳业。创始人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女富商,先后入局房地产、休闲食品等行业,被人冠以“奶酪女王”的称号。


经过前期创业积累,2001年创始人正式进军乳品行业,于是广泽乳业诞生了。到2006年公司乳制品生产量已经占到了吉林省乳制品产批昂的90%以上,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吉林乳制品第一品牌”。


微信图片_20211103163037.jpg


2008年,广泽乳业和法国保健然合作,开始正式进军奶酪业务。在2015-2006年间,通过一系列的资产运作成功借壳上市,2019年正式更名为妙可蓝多,蒙牛位列其第二大股东。


目前妙可蓝多主要从事的是以奶酪为核心的特色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众多家长耳熟能详的妙可蓝多奶酪棒、芝士片、儿童成长杯等,是A股市场几千家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以奶酪为主营业务的公司。


尤其是最近两年,妙可蓝多的发展势头可谓异常迅猛。


2020年,妙可蓝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28.5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奶酪业务收入近21亿元,核心产品即食类奶酪同比增长166%。


微信图片_20211103163039.jpg


数据显示,2019年妙可蓝多的市占率不到5%,业内排在第五位;而到了2020年市场占有率一跃提升到20%,排名第二。


不仅如此,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开拓市场,妙可蓝多从去年开始大幅扩张营销渠道,截止到去年底经销商已经增长到了2600多家。



04
究竟是“补钙良品”
还是交了“智商税”?


为了能够更好的抢占奶酪赛道,很多奶酪品牌都打出了旗下奶酪棒产品不含蔗糖的口号。


但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吸引他们蜂拥而至为奶酪棒买单的核心原因还是离不开其最大的卖点“补钙”。


有家长表示:“我从来不给小孩子吃其他的零食,最多是在逛超市的时候买几袋奶酪棒。而每次逛超市路过奶酪棒的货架,都会被各个品牌所宣传的自家产品钙含量是牛奶的多少倍而吸引。”


事实上,虽然奶酪棒的钙来源于原料当中的干奶酪,但这种二次加工的产品营养成分和奶酪并不完全一样。


微信图片_20211103163043.jpg


二次加工的奶酪是在其基础之上利用各种添加物进行加工并调制出消费者喜欢的口味,例如说酸甜可口的类型,但是原生奶酪普遍是偏咸的。


有业内人士早在2019年就研究过奶酪棒的配方,并强调奶酪棒并不是奶酪说做成的棒,而应该是含有奶酪的零食而已。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进行区分,奶酪棒和奶酪的区别就像是乳制品饮料和牛奶的差别那么大。


很多奶酪棒其实只是一种高脂肪、高蛋白、钙含量一般的“糖果”而已。


微信图片_20211103163045.jpg


有业内人士表示同等规格的奶酪棒、奶酪和纯牛奶三种产品相比,奶酪棒的钙含量比较低,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较高,事实上并不太适合作为日常补钙的产品。


以妙飞奶酪棒的配料表为例,排在前几位的配料通常是奶油、白砂糖、水、浓缩牛奶蛋白等,紧接着是一些功能助剂,最后是一些改善口感的添加物如明胶。


微信图片_20211103163047.jpg


而妙可蓝多的原味奶酪棒的配料表也相差不大,水在其中依然排在第一位,其他的成分和妙飞的产品相比只是前后位置稍有不同。


甚至有消费者在相关产品下面评论:“奶酪棒竟然有这么多人买,但是它的配料成分并不是特别好,成分当中占比最高的是水,应该叫水酪棒更合适吧?”


去年10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其中规定干酪比例在15%-50%区间的产品只能称为“干酪制品”。


如果说最终国标通过,那就目前来看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奶酪棒都只能够被归类到“干酪制品”的品类下,就像猪肉和火腿肠的区别一样。


这种情况下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觉得吃了奶酪棒就跟吃了奶酪一样,补充身体营养棒棒的?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消费观察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
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