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一节的拉伸课,是不是智商税? 钱洛滢 新零售商业评论 2021-11-04 17:25:13 QQ Weixin Weibo QZone 豆瓣 在大众点评上搜索“拉伸”,一秒钟都不到就跳出了Dr. Stretch、New Body、PSHM普斯曼功能拉伸(简称“普斯曼”)、优复拉伸等拉伸专门机构,而健身房、私教所提供的拉伸课程则被排在了后面。这些拉伸专门店通常开设在中高端购物中心内,由于需要放置若干张拉伸用床而需要不小的店铺面积,以及3~4名教练驻店。虽然在中国大陆已经发展了5年多时间,但拉伸专门机构在消费者认知中仍是一个新鲜概念,甚至都搞不清楚“拉伸”到底应该算作健身的哪一环节。大众点评上把拉伸专门机构分别划入了“瑜伽”“私教工作室”“按摩/足疗”“健身房”等不同版块中。“我们希望拉伸能成为一个单独的分类。”接受新零售商业评论采访的拉伸教练李唐说道。但这一天不知道何时会到来。不仅如此,拉伸的高昂收费也提高了这个新服务项目的门槛,令尚未接受这个新概念的人咋舌不已。然而,这些因素并没有阻碍拉伸专门机构的发展脚步,近两年来如雨后春笋般的开店速度似乎预示着,这是一门颇有前景的生意。01.拉伸也需要专门店? 拉伸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是许多生物天然就会的动作——人伸懒腰,猫狗下犬式,都是身体自然而然的伸展动作。只要有一些运动基础的人都知道,运动之后要拉伸肌肉,才不会在第二天腰酸腿疼到像被卡车碾过。因此,很多健身教练会带领学员在运动前后进行适当的拉伸放松,甚至有些健身房、工作室也会推出专门的拉伸课程。然而,在拉伸专门机构看来,最佳拉伸时机其实应该是在运动后的第二天。李唐解释说,这是因为刚剧烈运动完的身体并不适合做非常深度的拉伸,会导致肌肉过度紧张,甚至可能造成损伤。除了针对运动人群,对于没有运动基础的人,拉伸运动也足够友好——基本只要躺着或者坐着,由教练的指引和帮助下完成一些牵拉的动作。事实上,针对普通人群的拉伸放松和按摩的市场需求不容小觑。财富证券曾指出,国内按摩器具的市场规模在逐年上升,商城内的投币式按摩椅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基建”。而在2020年3·15晚会上,央视也给出了筋膜枪产品的相关行业数据:同比增长2177%。不过,所有的拉伸专门机构都在宣传中强调所提供的拉伸服务,同自给自足式的按摩放松以及按摩店的按摩服务,有着本质区别。Dr. Stretch以及普斯曼的公众号上做过关于拉伸和按摩区别的相关科普:“按摩只能按压到表层肌肉,或许最多能达到3天左右轻松舒服的体感,但并不能深层改变肌肉。而拉伸是根据肌肉走向,牵拉相应整块肌肉……可以充分有效并科学地放松相应的肌肉。”也就是说,按摩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放松,拉伸才是身体酸痛的更好解决方案——显然,拉伸专门机构希望通过这样的科普,形成与按摩店、按摩器材的差异化竞争。除此之外,拉伸还吸引着另一拨想要矫正体态的消费者。这方面的需求有多大,看看微博、小红书、B站上那些能够改善驼背、圆肩、“富贵包”、腰间盘突出、骨盆前倾,以及O型腿、足内翻、假胯宽、韧带过紧等形体问题的跟练视频就知道了——几乎每一条都是播放破百万甚至千万的热门内容。B站上播放量达3000多万的欧阳春晓消除圆肩驼背教程在容貌焦虑如此严重的今天,许多拉伸机构打着“改善体态”“躺着变美”的旗号,为学员定制矫正不良体态的计划,吸引了不少有此需求的消费者。基于不同的服务内容,拉伸机构几乎涵盖了所有消费群体。李唐透露:“我们接待的会员18~55岁的都有,有和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差不多五五开吧。”不过,虽然这些服务通过其他渠道也能获得,甚至有不少人不花一分钱跟着视频也能练习、放松,但李唐还是强调了拉伸机构的专业性:“拉伸还是需要专业一点的指导,很多动作需要有专业的人帮忙才能做到位,否则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02.拉伸技术哪家强? 到目前为止,和健身、瑜伽相比,拉伸技术似乎还是一门“玄学”,但它同时也构成了拉伸专门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在美国,Stretch Zone声称自己的拉伸手法能够减少肌肉疲劳度并增强肌肉的供氧能力,同时还能排除肌肉中的代谢废物;StretchLab的拉伸手法更像是拉伸、推拿和瑜伽相结合,还会搭配泡沫轴等道具进行拉伸。来自日本的Dr. Stretch,则独创了放松全身肌肉、调整肌纤维、拓宽可活动区域的三段式独创拉伸技术,主要以教练辅助的被动式拉伸为主,换句话说,学员基本躺着放松就行。显然,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拉伸,拉伸专门机构的专业度都集中体现在了教练的手法上,而这才是拉伸机构真正的核心资源。新零售商业评论了解到,欧美拉伸教练的准入门槛很高。例如,美国的Stretch Relief要求招聘的教练不仅需要具备NASM(美国国家运动医学会)等认证,还要有至少3年的实操经验;Stretch Lab则需要物理治疗DPT(Doctor of Physiotherapy,物理治疗博士)的职业执照证明……严苛的教练资质规定,成为了海外拉伸专门机构高昂收费的合理理由。而当这门生意进入中国后,在尚未有任何行业标准出台的情况下,成为一名拉伸教练的门槛可能还没有健身私教的高。在Dr. Stretch官方公众号上的招募企划中可以看到,对拉伸教练没有运动、健康行业经验背景要求。招聘完成后,由日本老师进行培训,最后以证书考核的方式完成认证,通常耗费1个月到半年不等,之后方可正式上岗。在接受《懒熊体育》采访时,Dr. Stretch的管理层表示,学历和资格证书并不重要,理念和价值观一致是教练招聘的核心标准。不过,Dr. Stretch仍有约70%的教练拥有体校等运动背景。普斯曼则声称自己的教练全部是体院运动康复或相关专业毕业生,或是拥有相关资质的从业者。总体而言,对教练准入门槛的大打折扣,损害了中国拉伸专门机构的专业度,连带影响的是用户的信任与购买决策。03.需求是新的,但走的还是老路 和传统的私教工作室、瑜伽工作室一样,除了技术上的独特性,拉伸专门机构在商业上走的仍然是开店、卖课的传统健身行业的老路,没有任何模式上的创新。因此,他们所面对的风险也是相似的——首先,在成本架构上,拉伸专门机构通常开设在高端热门商圈中,开店租金以及教练培训等运维成本占了大头;其次,在用户获取上,主要依靠线下体验和口碑传播,渠道相对单一。不难想象,这些拉伸专门机构最后也会陷入类似传统健身房、私教工作室那样的卖课、卖卡模式,让教练承受过大的销售压力;第三,在用户关系上,拉伸专门机构十分仰赖用户的消费黏性——在改善了酸痛、体态问题或是新鲜感过去之后,消费者还会继续买单吗?这就像健身行业,在超级猩猩这样快节奏、高频次消费的新型健身机构面前,传统卖年卡,甚至10年卡的健身房瞬间失去了竞争力。拉伸行业的鲇鱼或许很快就会出现……现在的拉伸更像是当年的瑜伽,它们都是运动健身这个大类下的细分,面向的是不同运动需求的人群。参考瑜伽运动的普及,拉伸也需要经历一个推广科普期,而最能接受这个新概念并为之消费的人群大多数还是在一二线城市。如今在国内规模最大的Dr. Stretch,于2016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门店。目前,已经在上海、北京、深圳、常州等多地开设了200余家门店,且在近2年内明显加快了开店速度……据悉,Dr. Stretch主要依靠口碑传播,复购率在80%以上,并且在进入中国市场3年后便实现了盈利,每家店平均月收入在30万元左右。毫无疑问,随着人们保健意识逐渐增强,愿意接受并尝试拉伸课程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只不过,在硕大的健身行业中,以目前拉伸专业机构的商业模式来看,这注定只能是一桩小而美的生意。* 文中李唐为化名 拉伸运动 瑜伽 文娱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