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云
来源 | 新消费美学(ID:xxfmxcom)
还记得前段时间非常火爆的筋膜枪吗?
在经过各大头部主播轮番推荐之后,筋膜枪成功踏上了健身圈的“神坛”。罗永浩一场直播就将899元的筋膜枪卖了5000多个,累计销售额达到近500万元。
事实上,小至筋膜枪大至按摩椅,按摩市场趋势在很大程度上都反映出了大众对于舒缓肌肉、拉伸放松的需求。
当运动健身逐渐成为当代人的日常生活方式,除了挥汗如雨的力量训练之外,科学且专业的拉伸开始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拉伸成为私教课当中非常受欢迎的类目,甚至走出私教区,成长为一门单独的生意。
比如近期在上海开了第三家门店的优复拉伸工作室,以及2016年进入中国的Dr.stretch,已全面打入国内市场。
对于健身市场更为发达的美国,拉伸门店已有了“百花齐放”的趋势,Stretch Lab、Stretch Relief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公司。私教拉伸课,看起来已经成为了更大的健身生意。
以被动拉伸为主的服务,可以说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当下人群的喜好。尤其是一些喜欢按摩推拿的用户,自己健身觉得很累,这种被动拉伸的方式受到此类消费者的热捧。
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几乎远超私教课程的收费水平也把很多想要尝试的消费者拒之门外。
以美国Stretch Lab为例,25分钟的局部拉伸课程的售价可达580元人民币,已经超过了大型健身房1小时的私教价格。
然而,价格昂贵的拉伸课并没有阻碍机构的发展,最近几年拉伸门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想要抢占先机。
01
拉伸的生意,火了
早在2018年,场馆预定平台就发布数据显示:拉伸恢复课程在所有的健身内容当中是增长趋势最快的一个,会员预订相关课程的频率比前一年同比增长了16%。
而在美国,陆续有品牌StretchLab、Motion Stretch等出现。国内,Dr.stretch、优复拉伸等也以工作室的形态布局这一细分品类。
拉伸工作室Stretch Relief对此现象的解释是:“会员专注于锻炼,却忽略了运动后恢复,拉伸工作室帮助其进行运动后的放松训练。”
事实上,这些拉伸课程的形式和基本理念因不同工作室而有所差别。例如很多参与拉伸的人可以选择泡沫轴或是瑜伽课程,除此之外也能轻松找到被称为局部拉伸、筋膜拉伸的课程。
此类课程大多数时间维持在30分钟到100分钟之间,而价格也由100到1000元不等。
拉伸工作室的会员可以通过独立拉伸来达到主动的效果,也就是说不需要借助外力肌肉主动进行伸展。比如说在深蹲之后,站立的姿态下抬起一条腿到膝盖高度。
而被动拉伸就是借助外力进行肌肉拉伸,这个外力可以是一根弹力带或者是在健身教练的帮助下拉伸。例如,仰卧起坐的时候教练帮助拉伸腿部肌肉。
基于不同的服务内容,拉伸机构和工作室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消费群体。
在容貌焦虑的影响之下,很多拉伸机构更是打着“躺着就能变美”的旗号为会员定制相关的拉伸计划,吸引不少消费者不惜花“重金”跟风。
02
健身市场掀起的拉伸热
拉伸训练之所以能够成为健身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显著表现就在于拉伸工作室的不断设立和教练的供不应求。
以Stretch Lab为例,目前全美有150多家门店,25分钟的局部拉伸课程的售价高达580元,网友直呼上不起。
除了25-60分钟的团体课程外,许多拉伸工作室包括Stretch Lab和Stretch Relief还提供一对一服务,使用专业手法及工具帮助客户完成全方位拉伸。
光是大众点评上“30分钟半身拉伸”,半年消费就超过了1000人次。用户大多数都是办公室的亚健康人群,门店销量在多个地区的健身中心排行榜上都位居前列,复购率超过80%。
目前,拉伸训练已经被更多健身爱好者,甚至是很多平时没有健身习惯的久坐人群所逐步接受。
以被动拉伸为主的服务方式,改善亚健康状况、享受舒适的体感,恰恰也迎合了当下消费群体的需求。
如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拉伸工作室也从另一方面表明这项运动正式出圈,或许不久的将来会在国内掀起拉伸新风潮。
03
走出健身房,拉伸课能成为一门新生意吗?
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拉伸所带来的舒适体感,甚至“躺下即为健身”的宣传语,是拉伸课广受欢迎的真正原因。
数据显示,多年以来颈椎疼痛和腰痛的人在人群当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而有机构发布的健身调查显示,“感觉更好”的运动方式是诸多用户的首选。
不管是筋膜枪还是按摩椅,当下高速发展的按摩市场都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拉伸按摩极受欢迎。
财富证券曾指出,国内按摩椅的市场规模一直在逐年上升,2010 到 2016 年间从48亿增长到了1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14%
而躺着就能够完成“优雅姿态”的蜕变,这一宣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训练20分钟就可以达到传统健身三小时效果的EMS能在国内开设200+门店的原因。
在国内,开在上海市中心的Dr.stretch,30分钟局部拉伸课程售价248元,69分钟全身拉伸428元,远高于传统私教的收费标准。很多网友看到这一价格,直呼:“教练,大几百的拉伸课我真的上不起啊!”
而作为健身房核心的教练,拉伸机构的要求也水涨船高。Stretch Relief要求教练须具备NASM认证,甚至Stretch Lab的招聘栏中需要物理治疗dpt的职业执照。
04
把拉伸做成生意,或许只是“新瓶装旧酒”
把拉伸做成一门独立的生意并没有那么简单,首先在于拉伸并不是万能的,如果陷入到商业的误区,或许会给用户带来伤害。
尽管俗话讲“筋长一寸,寿延十年”,但这种传统的观念其实并不可取。有医学专家表示:“柔韧的素质其实是人体关节活动度的大小以及相关组织的弹性和延展能力的体现。”
而当下很多拉伸机构利用了现代人的容貌焦虑,将肌肉的拉伸作用夸大。但事实上和开店卖课的健身房相比,并没有任何模式上的创新。
事实上拉伸机构和健身房所面临的风险也非常相似。
例如在用户获取方式上,几乎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都会遇到有路边的健身房人员推荐“游泳健身了解一下”之类的广告,而对于拉伸课程来说同样需要采取类似的方式,渠道比较单一。
对于这些拉伸机构来说,或许会大概率陷入到和健身房或者私教工作室一样的卖卡、卖课模式,将过多的销售压力转嫁到教练身上。
成本上更多的则是门店租金和人力成本,毕竟不管是健身房还是拉伸工作室通常都开在比较高端的热门商圈中,目标消费群体定位更多也是长期坐在办公室的都市白领。
当然还有一点在于拉伸机构对其用户关系的处理上,过度依赖用户粘性。如果说拉伸课程的三分钟热度过去,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消费者已经缓解了身体的酸痛,人们或许不会为其持续买单。
毕竟早在580元一节的拉伸课被曝出来之后,不少消费者直接将其冠以“智商税”的称号。
就像瑜伽一样,对于拉伸来说也需要有一个漫长的推广时期,而最能够接受新概念的消费者人群更多还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因此在把拉伸课做成生意之前,需要规避的问题其实和传统的健身业态相似。都是以销售为导向,而和用户主动健身的健身房不同,被动拉伸或许还存在更多的风险。
当然,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愿意主动尝试拉伸课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但如果想要成长为一门真正的大生意,显然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