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家卖奶的网店估值60亿,竟然是可口可乐开的!

新零售参考 2021-12-28 09:39:26

作者:廖一帆

来源:新零售参考(ID:xlsck360)


随着植物基成为饮料行业的新风口,可口可乐终于还是没有忍住,悄悄盯上了植物奶。


最近可口可乐旗下品牌植白说悄悄在天猫开设了官方旗舰店,专门销售旗下植物基饮料产品,包括植白说燕麦乳、椰子汁、原味豆奶等。


13621d7d2d3f3d17b482bbb0bf8b55e0.png


据了解,植白说旗舰店是由厦门粗粮王饮品有限公司运营,这家公司曾在2015年被可口可乐中国以4亿美元所收购。


收购粗粮王获得其植物蛋白饮料系列,也是可口可乐对当下既有生产线的补充,显然符合公司向全品类饮料转型的需求。


截止到目前,可口可乐在国内大部分植物基产品都是由粗粮王运营。而事实上除了粗粮王运营的品牌之外,早在2019年底可口可乐还推出了相关品牌的咖啡大师等饮品,主要在一线城市咖啡店和线上渠道的销售。


500d6a0e9defdba8dc9ff7233c688fac.png


如今可口可乐已基本完成了对豆基、椰基、核桃基三大植物基主力细分品类的布局。而从植白说上市两个多月以来,也未见有多少广告宣传,只是消费者在各官方平台认识了这款产品。


随着国内消费人群的代际转化和消费升级,作为早就已经深入人心的可口可乐,其子品牌植白说显然也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目前已在植物蛋白饮料领域取得领先。


01
继牛奶、气泡酒后,
可口可乐又瞄准了“植物基”

今年以来,可口可乐加速全品类布局的动作可谓从不停歇,也相继推出了多款跨界产品。例如进军低温奶市场,和蒙牛成立可牛了乳制品有限公司,打造品牌“鲜菲乐”。


接着又进军低度酒市场,先后推出含酒精饮料托帕客苏打气泡酒和日式柠檬气泡酒。


2f2a4ab7c6987e5eb94f13f3bf70b71d.png


有了前面的经验,如今可口可乐盯上植物基饮料也就“不足为奇”了。


例如,最近可口可乐分别在天猫、京东和抖音开设了植白说旗舰店。虽说初期数据并不算亮眼,甚至很多消费者还不知道它是可口可乐旗下的品牌,但目前可口可乐也并不会有过多的担心。


c9f576559b72ee41b4847bdba6d4a0a4.png


毕竟已经有众多资本都争相进入了这一赛道,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植物基饮料和风味汽水等品类,都拥有非常强大的消费潜力。”


当然,不管是低温奶也好还是气泡酒,可口可乐每一次的“跨界”都十分高调,但此次布局植物基却显得静悄悄。


但低调也并不意味着投入就少,如果翻看植白说的前后历程不难发现,可口可乐对于植物基的野心才刚刚开始而已。


02
植物基,
新的“圈钱密码”?


近年来,新一代年轻消费群体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保健养生,越来越多高营养、低脂低热量的植物基饮料被装进了购物车。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人们的健康意识被唤醒,植物蛋白饮料也逐渐成为爆品。


数据显示,2020年天猫植物蛋白饮料市场的增速高达800%,消费人群增长900%,在饮料市场上的成长贡献占比超过15%。


2ffe255b9ffe2983e9da592b2c04eb92.png


当然,植物基概念的火爆也离不开资本助力,最近几年植物奶等饮品品牌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更是被市场一度称为是“新一代圈钱密码”。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豆奶消费市场,我国植物基饮品比国际市场要更先行,如维维豆奶、六个核桃等也早已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但如今众多巨头的进入,开始让植物基饮料市场迅速扩张。


2015年,可口可乐斥资4亿美元将植物蛋白饮料品牌厦门粗粮王收入囊中,经过三年整合顺利完成品牌升级,并推出多款新锐产品。


3da0ec1892aca8431dcf8c79c99a8d59.png


而如雀巢、达能两大跨国巨头也在最近几年全球范围内频繁发布植物基饮料新品,例如在4月12日,雀巢宣布在亚洲发布一款植物基可可饮料及两款即饮咖啡。


几乎在同一时期,达能也在中国市场发布了植物基品牌专业大师产品系列。据了解,达能此次首先在to B市场和茶饮、咖啡等渠道进行推广。


国产品牌对这一市场也摩拳擦掌,如农夫山泉、达利集团旗下的豆本豆均上线了新品,同时如蒙牛、伊利等也都有相关产品的推出。


ce6d199a59a8a13172bbfbde0e07ca65.png


来自资本的热情和关注,同时助推了植物基饮料风潮。据统计,从2019年到2020年有10个本土品牌共拿到了17轮融资,其中oatoat和可可满分均在一年内拿到3轮投资。


显然,这些企业和资本所看重的正是中国未来庞大的植物基市场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03
掘金植物基,
可口可乐更“接地气”了

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是,由海外引进的Adez燕麦谷物饮料为了能够有一个更好记的中文名。这款产品在2019年被引入中国市场,当时主要通过咖啡店等渠道和电商平台进行售卖。


有网友留意到,在最新设立的植白说天猫旗舰店当中Adez燕麦谷物饮在包装增加了植白说的字样,与另外一边的英文版包装遥相呼应。


9f26ef5c46dbea22de805043e4b9d7f3.png


可口可乐中国表示:“为了能够更好的和国内消费者沟通,在产品标签上同时启用了植白说和Adez,以营造更具亲和力的品牌气质。”


不过在增长逐渐放缓且竞争加剧的国内市场,抢到更多的植物饮品份额并不容易。


报告指出,从长远来看植物基饮料市场出现缓慢增长的趋势,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小于5%,这也远低于2016年之前的增长峰值。


业内人士指出:“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品牌应该加快产品创新,以服务于不同消费者的细分需求。”


可口可乐中国表示:“在完成多个植物基子品类的布局之后,其收购的公司粗粮王未来还会继续开发新品类,预计在明年将重点发展椰基和燕麦基系列,同时会进一步聚焦细分市场的高价值产品。”


4e6ef7f32468900f72b8c5ec4ee98435.png


目前植物基饮料市场前景广阔,也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可口可乐中国表示将会一如既往的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创新,带来更高质量且多元的选择。


04
频繁跨界,
可口可乐究竟在焦虑什么?

从表面来看,可口可乐持续发力全品类策略是品牌走出“舒适区”的表现之一,这也符合饮料行业的创新趋势。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完善全品类饮料的战略之外,进入中国含酒精饮料、低温奶和植物基饮料市场,或许也是可口可乐的无奈之举。


31e7bcc79d5bbb96152e7ff81f36f3e5.png


面对中国本土饮料企业不断扩张的竞争,即便如此强大的可口可乐也难逃“焦虑”。


2017年,可口可乐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8成,这一年也成为其转型全品类饮料公司的重要外在因素;2018年,可口可乐营收下滑10%,裁员1200人;而到了2020年,可口可乐再一次宣布裁员及提供自愿离职选择。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饮料市场的百花齐放,不仅有元气森林等新锐品牌的强势崛起,还有如北冰洋等老品牌的复出。相比较可口可乐,这些诞生于中国本土的品牌似乎更懂得国内市场和消费者。


a3fb19d7c4cda6088016e5bdf294440c.png


面对市场危机,可口可乐进行频繁跨界、不断推陈出新,同时也在相应缩减SKU。从2018-2020年间,可口可乐总计砍掉了1300个SKU,总占比高达65%。


从最初的裁员到如今的削减产品,曾经风光无限的可口可乐似乎光芒也逐渐微弱。


这或许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可口可乐如此迫切想要跨界加注中国市场,毕竟面对这块庞大“蛋糕”,可口可乐也实在是难以割舍。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消费观察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
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